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作为历史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史观,是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今年2月,党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全党全社会树立正确党史观,是《条例》的根本要求。
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使党史认同成为共识
对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条例》指出:用党的历史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是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自己历史的学习教育。毛泽东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指出:“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江泽民强调:“要努力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历史,并通过这种学习努力掌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指出:“要通过开展各种纪念教育活动,促进广大中青年干部进一步学习党的知识和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党史学习的重要性。他指出,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党的历史是门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全面系统学习党史知识,自觉增强对党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于全面系统学习党史知识,《条例》明确要求,在认真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及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学习四个历史时期的党史知识,着重学习党的“五史”,认识和把握党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人类进步事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学习党史要明确学习党在四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今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可以说,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出色地完成了历史任务,创造了伟大成就。学习党史,就要全面学习四个历史时期党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艰辛,取得历史成就的不易,这是“四个自信”的历史根源。
学习党史要着重学习党的“五史”。“五史”即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回顾一百多年的革命和建设征程,我们党一以贯之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创造历史辉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谱写了党的不懈奋斗史。在往昔的峥嵘岁月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顽强拼搏,涌现了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铸就了伟大的精神谱系,谱写了党的不怕牺牲史。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做到“两个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谱写了党的理论探索史。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谱写了党的为民造福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谱写了党的自身建设史。这五个方面,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中,贯穿整个党史,并成为一个整体。抓住这“五史”,也就抓住了党史的主题主线。
树立正确党史观,努力提高把握和运用党史的能力
对于如何把握和运用党史,《条例》强调,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坚决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学习党史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是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并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
学习党史要正确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在我们党一百多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发生过一系列重大事件、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涌现出一大批重要人物,对这些要历史公正地进行评价。比如,针对如何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党的历史上的会议,如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等,是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对党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决定性意义。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重要党史人物要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应该把历史人物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事业来。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学习党史要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正义事业胜利的逻辑。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进程。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的失误,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都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重要的是,只要认识错误,总结教训,纠正错误,就能变坏事为好事,在今后的路途上走得更稳,取得更大成就。我们党在历史上犯过的所有错误,都是自己指出并纠正的。党就是在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成熟、赢得人民信赖和支持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
学习党史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从哲学上是唯心史观,质疑和颠覆历史知识的客观性、科学性,否认客观事实的存在,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历史虚无主义从危害上看,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是从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打开缺口的。殷鉴不远,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丑化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我们都要旗帜鲜明与其斗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
在一百多年的峥嵘岁月中,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展开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铸就了光辉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和彪炳史册的红色记忆。这些红色文化,既是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鲜活教材,也是深入开展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宝贵精神财富。只有人民群众自觉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为经济社会注入强大的发展动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
(作者:王刚 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来源:云南中共党史研究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