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三个聚焦” 推进党史事业发展与队伍建设良性互动
发布时间:2024-08-26 18:00 来源:云南党史网

  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统筹事业发展与干部成长两个关键因素,聚焦党史事业发展需求,全面加强党史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新时代云南党史事业发展与队伍建设良性互动。

聚焦能力需求,突出“强魂壮骨”,推进事业发展与锤炼过硬队伍相统一。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职责定位为引领,聚焦党史干部“开口能讲、提笔能写、干事能成”的硬本领,着力在理论武装、专业训练、一线历练上下功夫、补短板。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严格落实室务会议、党支部“三会一课”等“第一议题”制度,持续编印《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汇编》,引导党史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牢“党史工作姓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突出专业训练。坚持常规培训与集中攻关相结合,提高专业研究水平,组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文稿组,紧扣时代主题和工作重点集中攻关、深化研究,2023年,文稿组成员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讲述的“五个故事”,在《云南日报》等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1篇,进一步擦亮云南红色资源名片。墩苗壮骨”。强化年轻干部和选调生一线煅炼,支持驻村队员帮助南华县五街镇咪嘿们村建立起集党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展览室、滇西人民自卫团一支队二大队纪念碑以及红色书屋为一体的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助推年轻干部在紧扣部门职能与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提升实干本领,去年以来,有3名经驻村锻炼的优秀年轻干部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

聚焦人才需求,突出“多维培养”,推进事业发展与人尽其才相统一。以云南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围绕《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规划(2023-2027)》目标任务,用好提拔使用、职级晋升、调动交流等机制,不断提高队伍建设专业匹配度和人岗相适度。坚持“五湖四海选人。多渠道选入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军转干部和高校优秀毕业生,聚焦党史等紧缺专业干部需求,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引进比例,2022年以来,招录选调生人数占公务员人数近10%。搭建平台赋能。搭建“青年论坛”工作平台,由青工委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论坛交流,邀请省级部门、省属院校和科研院所青年干部、学者参与论坛交流,互学互鉴,2023年,青年论坛获“省级社科学术社团十佳学术活动”。与团省委签订以“青年论坛”等为内容的《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推进“大党史”工作格局构建与为干部赋能相统一。适岗交流补短板。制定出台《省委党史研究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发现、培养、考察、选用干部工作措施》,准确把握干部能力与发展所需平衡点,适时开展“补短板”交流锻炼,2022年以来,先后对6个处室负责人进行提拔和调整,推进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聚焦动力需求,突出“以考促干”,推进事业发展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相统一。以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战略发展大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聚焦《省委党史研究室贯彻落实“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实施意见》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以考核传压力、强动力、激活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坚持政治素质与业绩考相结合。把干部考察考核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制订实施《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教育监督管理办法》《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等制度机制,紧盯课题管理、文件管理、经费使用等廉政安全风险点,全面识别了解干部,使选人用人既重政治素质又重业绩,既重能力又重人品。坚持一贯表现与创先争优考核相结合。把宣讲宣传作为创先争优重要能力,制定出台《关于创先争优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组建“四史”宣讲团,常态化开展干部宣讲试讲,稳步推进年轻干部对外宣讲,多名干部成为省直机关党员教育讲师库成员。2023年,室领导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县千乡万村行”宣讲30余场,带动党史系统开展党史“七进”宣讲1601场。2022年起,省委党史研究室连续两年被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评为“网络宣传工作信息报送先进单位”。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以干成之事评价干事之人。服务省委工作大局,深化《中共云南简史》及“三个定位”等课题研究,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宣传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为比选台阶,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激励干部挑大梁、担重任,引导干部在实事、实绩上良性竞争。《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研究》被评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优秀项目、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优秀科研成果资政成果类一等奖,《扎西会议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作用研究》等社科项目被评为良好等次。一批经课题历练、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处级领导岗位。2023年,1名处长被省委提拔为副厅级领导干部。

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聚焦事业发展引领干部成长,通过不断健全用好干部“选育管用”工作机制,以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方向,党史干部在事业发展上更有奔头、干事创业更有劲头,呈现出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性互动,为新时代云南党史工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凝聚合力。

                     (机关党委  李正美供稿)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 技术运维: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