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普洱市史志系统聚焦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落地落实
发布时间:2024-12-31 15:50 来源:云南党史网

普洱市史志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担当、主动作为,聚焦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有力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在普洱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聚焦理论学习抓落实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认真落实新时代史志工作新要求。办好独具史志特色的“我为大家讲堂课”“地方党史我来讲”等读书学习平台,结合地方党史正本三卷大纲拟制和扶贫志编纂,组织学习百年党史三个“历史决议”、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和历史启示、党领导脱贫攻坚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启示等课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化认识“政治属性”是史志工作的根本属性,“党史姓党”是史志工作的根本要求,增强做好史志工作的政治定力和使命担当。

聚焦史志编研抓落实

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为契机,将红色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史志编研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推进一系列专题研究,努力形成一批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史志作品。在编写杨正元、罗有祯等思普革命烈士事迹,征集中国共产党普洱历史大事记普洱市扶贫志资料,编纂地方综合年鉴等工作中,引领党员干部深切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激励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带着信念、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好的作风投身史志事业,履行好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时代使命。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党的建设工作综述》《中国共产党普洱历史大事记2010-2023》《普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专题资料编撰,启动《中国共产党普洱历史》第三卷1978-2012)、《普洱市扶贫志1950-2020》《普洱年鉴2024编写,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彰显学习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实效

聚焦宣传引导抓落实

坚持党有所需,史有所为,充分运用“普洱党史”网站、普洱史志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组织全市史志工作者积极撰写学习体会文章17,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坚持开门办史理念,在全市党史系统组建11个宣讲团,多角度、多形式、多载体开展党史宣讲“七进”活动98场次受众1.2万人次,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持续讲述普洱红色故事,传播普洱历史文化,录制《普洱红色印记》《方志里的普洱》两档广播节目24期,在全市应急广播系统10个县级平台、103个乡镇级前端、1065个村级前端和7277个自然村终端播出,在《普洱日报》“历史钩沉”专栏、“普洱党史”网站和“普洱史志”微信公众号陆续刊载,激发各族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热情,助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心入脑。用好普洱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主题活动讲述革命遗址的故事30余场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说”起来。挂牌成立普洱市方志馆,在图书馆、学校设置史志阅览室“史志书架”赠送史志书籍1.2万余册,为干部、群众、师生提供便捷的史志文化服务营造学条例、增信心、聚力量、建新功的良好氛围。

聚焦构建“大党史”格局抓落实

围绕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统筹组建普洱史志专家库,进一步整合史志资源和研究力量,联动开展史志课题研究,形成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一盘棋。主动加强与宣传、组织、党校、学校、妇联等部门沟通对接,联合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革命英烈”讲解员大赛,组建10余支红色宣讲员队伍,开展“小桔灯”亲子阅读分享活动、“缅怀·铭记·传承”红领巾校外研学活动、“强国复兴有我”百姓故事汇活动,持续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普洱红色故事

聚焦队伍建设抓落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作风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专业化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队伍。推行党建引领资料联征、作品联编联审和“一年一人一文一书一讲”工作机制,全体史志工作者参与编纂地方综合年鉴,参与编审党史工作规划、扶贫志编纂方案,参与撰写各类研究课题,大力培养坐得下来、静得下心、钻得进去的工作作风,持续提升会修史、会编志、会研究、会宣讲的专业能力,努力做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以实际工作成效检验学习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效果。

 

(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稿)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 云南网 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