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阳文梅
《法言·修身》有言:“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古之圣贤用精妙的比喻勘破了理想变为现实的路径——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先贤智慧,以修身立德为弓、以学促思为矢、以远大志向为的,谋定后动,蓄势而发,谱写新时代之绚丽华章。
去“伪”存“真”,以德修身强信念。事业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会从天而降,只有保持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明德于心、立德于身、践德于行,不空谈、不浮躁,方能成就“小我”实现“大我”。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重任,要树立“择一事终一生”的踏实肯干信念、“干一行钻一行”的求真务实精神,耕好“责任田”、当好“螺丝钉”,以德修身不被诱惑所迷、不被名利所扰,切实把时代重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许党报国、为民奉献。
去“虚”向“实”,以学正思接地气。清代文学家袁枚在《续诗品•尚识》中向我们道明了“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的道理。以学正思,就有了“压舱石”,才能做到反思业务能力上的不足、思想上的短板,找差距求进步,锤炼过硬本领,经受住各种考验;反之,见识不广,思虑不周,就如“水上浮萍”,经不起风吹浪打。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求知若渴的好学精神,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行,时刻反思自我,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把工作做到位、有没有把群众放心上;要在学习中端正思想之风,做好思想政治上的检视、剖析、反思,加强自我修炼,不断积蓄新时代远航的动力。
去“惰”求“勤”,以义明志见成效。忆往昔,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汇聚起誓死卫国的坚定信仰,在大义凛然中照亮了新中国前进之路。看今朝,广大党员干部生逢盛世,更当欣逢盛世,要坚决破除“庸懒散”,以“勤”字当头,勤走勤看、勤问勤说、勤为勤做,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毅然决然扛起时代重任,义无反顾承担起历史使命,自强不息,以史为鉴,勤学实干,共同续写华夏壮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