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运政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切不可以“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博而不知”的态度对待工作,应戒除浮躁,在学习和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以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养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立志、强学,筑牢干事之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强化专业技能学习和提升理论素养是增长才干的必由之路,而立志则是决定学习方向和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的县委书记期间,面对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时,他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挑战困难,带领全县人民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治理盐碱,修建水利工程抗击内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立身之本、从政之基,只有信念坚定,才能明确前进方向,才能在风浪考验面前从容不迫,在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另一方面,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系统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刻苦钻研专业技能知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党员干部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筑牢干事创业之基。
实干、创新,激活发展活力。实干与创新如同双轮驱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激活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脚踏实地、勤勉务实、勇于创新的作风始终是推动事业前进的重要保障。回望历史,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罗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铁人王进喜等无数先辈,以实干精神铸就了辉煌成就、以创新推动事业奔腾向前,他们不畏艰难,不惧困苦,用双手书写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壮丽篇章。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党员干部更应继承和发扬实干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以“事虽小,不为不成”的态度,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实干中,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主要矛盾和复杂问题时,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攻坚克难,在创新中试错、在试错中成长,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创新方法和工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戒除浮躁,锤炼本领是党员干部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勇于担当、勤于实践、善于创新,才能在繁多复杂的工作中壮筋骨、长才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担当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