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小学,10岁就参加儿童团。云周西村是抗战时期的根据地,革命气氛浓厚,号称“小延安”。
1945年(13岁),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回村担任村妇救会秘书。刘胡兰非常积极,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忙得热火朝天。
刘胡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斗争,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她经受住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5年,日本投降,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刘胡兰带领着妇救会的姐妹们送慰问品,救护转移伤员,积极支援前线。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敌人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1947年1月,刘胡兰接到县委的指示,立即转移到山里。
临走的前一晚,乡亲们都来送别,叮咛的话说不完。
1月12日一大清早,敌人突然袭击云周西村,东扑西窜到处抓人,刘胡兰想要突围出去是不可能了。
刘胡兰神态从容,非常镇定的快速把党的重要机密文件放进了炉灶里烧毁。党的机密高于一切。
为避免乡亲们受牵连,她向乡亲们叮嘱了注意事项和没做完的工作,说完大义凛然的走出了屋。
敌人把老乡们都押到了大庙前,威逼他们交出刘胡兰。老乡们怒目以对,谁也不说。
敌人扬言:不交出刘胡兰就把他们全部杀光。
眼看着乡亲们要受害,刘胡兰一腔怒火冲云天,她坚定的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刘胡兰回到乡亲们身边,没有眼泪只有恨。她说:大家不要难过,我死后把我埋在高山顶,好让我看到解放的红旗插遍全中国。
刘胡兰被押进了大庙里,敌人对她威逼利诱,让她说出县党委的情况。刘胡兰视死如归,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敌人对刘胡兰严刑逼供,刘胡兰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最终,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