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为革命英勇牺牲的蒋永尊、傅发焜二位烈士,1948年12月,中共云南省工委作出决定,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三支队分兵北上滇东北的主力部队四、六大队命名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1949年8月1日,“永焜支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六支队。以蒋永尊、傅发焜名字命名的“永焜支队”战旗,高高飘扬在滇东北大地上。
蒋永尊(1920—1947),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解放战争初期昆明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先后当选为云南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昆明学生联合会主席。1947年6月,蒋永尊组织建立“六六分队”并任党代表,在赴任中共滇东特委书记途中遭土匪袭击牺牲。
1944年秋,蒋永尊从昭通到昆明后,考入云南大学社会系,任中共云大特别支部委员,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一二·一”惨案斗争中,充分显示了他的组织领导能力。
1946年7月15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遭国民党反动派暗杀后,蒋永尊不畏威胁、恐吓,以昆明学生联合会主席身份,在云南大学至公堂主持“李公朴先生遇害经过报告会”。他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谈吐飞扬。李公朴先生的夫人张曼筠女士讲述李公朴先生遇害经过后,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作了义正词严、慷慨激昂的《最后一次讲演》,痛斥特务,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和法西斯的暴行。全场群情激愤,口号不断。会后当天下午,闻一多先生又被特务暗杀,蒋永尊也在国民党特务搜捕之中。在中共组织和费孝通教授等人的帮助下,蒋永尊化险为夷、幸免于难。“李闻惨案”的发生,震惊全国,在全国人民的声援和广大革命师生的支持下,学潮取得了最后胜利。
1947年6月6日,蒋永尊奉中共云南省工委之命,在宣威宝山格宜建立了革命武装“六六分队”,并担任党代表,负责全面工作。由于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云南省工委决定蒋永尊任中共滇东特委书记,到丘北建立根据地。11月6日,蒋永尊和柴爱国等四人前往丘北途中,在宣威海岱月亮田徐家坟遭武装土匪袭击,蒋永尊不幸头部中弹牺牲,时年27岁。
傅发焜(1923—1948),又名傅兴义,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人。1941年秋,经蒋永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宣威宝山中学党支部副书记,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三支队四大队教导员,在突围战中牺牲。
1947年初,随着革命形势发展需要,中共云南省工委派张伯林、傅发焜到宣威宝山中学,以教书为掩护,建立中共支部,加紧学生军事训练,在进步学生中组织秘密读书小组,吸收进步学生和农民参加党的外围组织“互助社”,发展10余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武装起义奠定了基础。
1948年8月28日,以党支部书记张伯林、副书记傅发焜组织和领导的宝山中学学生和百余农民发动起义,杨守笃率领的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三支队前来接应。起义武装编为三支队四大队,张伯林任大队长,傅发焜任教导员,四大队到沾益接应了播乐中学的武装起义,在陆良、师宗、罗平等县开展游击斗争,消灭地霸武装,建立基层人民政权,扩大游击队力量。
1948年12月17日,三支队从罗平急行军100多里到达师宗南部新区路撒村宿营后,遭到梅山乡地霸李树屏告密的敌二十六军五七八团李营的三面包围。敌人凭借有利地形,用火力封锁住村庄通往外面的道路。三支队利用晨雾作掩护,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出村外,又遭到另一股敌军的进攻,三支队处在敌军的夹击之中,情形十分严峻。傅发焜挺身而出,带领突击队冲入敌军阵地,击溃迎面敌军。战斗中,傅发焜被敌人机枪击中牺牲,时年25岁。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