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定点帮扶村——南华县咪黑们村党总支依托当地资源,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党建引领,赋能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子。
组织引领促产业
发展快不快,全靠支部带。咪黑们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在产业建设中的作用,实施“总支带头+权益落实+销路落实”党建引领示范工程:一是以松茸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村党总支带头承包松茸山 200 亩,带动群众共同发展;二是在村内落实三项权益,封山育菌权、集体发包权、管护受益权,将全村的万亩山林集体发包,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咪黑们村委会开们小组封山发包款分红人均2280元;三是在找销路上做好五项助销,搭建平台展销、村村结对联销、依托市场直销、电子商务营销、龙头企业带销,让野生食用菌变成真金白银。咪黑们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员在产业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示范志愿服务队,在封山育菌、承包菌山等方面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让群众有信心有希望。将年富力强、思维活跃、乐于奉献的“经济能人”“致富能人”,选进村党支部班子,实行79名党员联系358户群众,带领群众实施封山育菌面积1万亩,其中育茸面积3000 亩,产值750万元,形成“一人致富,全村受益”的良好局面。
农户在分拣采摘来的新鲜野生食用菌。
定点帮扶聚能量
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定点帮扶咪黑们村委会后,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在产业发展中结合党建示范点打造,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协调60余万元建成“红色文化展览室”“红色书屋”“百菌园党员实训基地”“滇西人民自卫团一支队二大队纪念碑”等党建阵地。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总支以“红色文化展览室”“红色书屋”“滇西人民自卫团一支队二大队纪念碑”为平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以“百菌园党员实训基地”为平台,积极探索“党建+科技+野生菌”产业发展新模式,实施松茸保育促繁试点,打造松茸生态修复及资源恢复示范区,发挥基地实训及示范作用,推广封山育菌、推广松茸保育促繁,促进松茸品质和产量双提升,助推野生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全村建成以松茸为主的“万、千、百”野生食用菌有机认证的生产基地,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
广大党员在“红色文化展览室”参观学习红色文化。
创新思路谋发展
村党总支积极作为,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探索“互联网+电商富民”模式,建成咪黑们村直播带货新媒体电商平台,村党总支书记变身带货“网红”,不仅拓宽松茸等野生食用菌的销路,还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连续举办“松茸采摘开山节”,广泛开展野生食用菌贸易、招商、科研论坛等活动,既营造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又打开对外宣传的新窗口。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度,实施“光伏扶贫+村级集体经济”等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咪黑们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在持续培强巩固萝卜、白芸豆、核桃、洋芋等特色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村党总支引进荷兰豆种植,发展订单农业,拓宽致富渠道。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咪黑们村及党总支先后被表彰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云南省旅游名村”及楚雄州“先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野生菌)等。
发展订单农业,公司到村收购荷兰豆。
基层党组织是坚强的基层战斗堡垒,实施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咪黑们村党总支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高质量描绘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让党旗更红,产业更兴。
(省委党史研究室驻村工作队 杨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