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毛泽东对云南民族工作的两封复电
发布时间:2023-12-25 11:23 来源:云南党史网

毛泽东十分重视民族工作,对做好民族工作有过很多重要论述和指示,留下不少文稿。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著的《毛泽东民族工作文选》中,收入了毛泽东《给云南省镇康县各族人民的复电》和《给云南省昭通区各族人民的复电》。

“祝你们日益团结和进步”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民族工作在全局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承受着来自国际国内的多方面压力,敌我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民族关系的波动,甚至引发严重后果,形势十分严峻。1950年6月上旬,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驻地约见卢汉、宋任穷时指示说,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位置很重要,你们双方要搞好团结,密切合作,有事多商量,共同把云南建设好;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上层知名人士不少,在云南一定要注意掌握好民族政策和统战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云南的工作搞好。这为云南制定切合实际的民族政策,有序开展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西南政府与各民族的联系,在毛泽东的提议和决定下,中央政府组建了中央访问团,其中西南分团第二分团带着毛泽东亲笔写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题词来到了云南,把党的温暖带进了人民心中。

1951年1月8日,中央西南访问团第二分团夏运华一行抵达缅宁(今临沧市)镇康县。1月11日,中央访问团与缅宁党委、政府共同召开了有佤、傣等16种少数民族共155人参加的各民族代表座谈会。会上,中央访问团传达了党的民族政策,并作了主题为“搞好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的报告。1月13日,访问团与缅宁党委、政府在老镇康县城的城南操场上召开了各民族欢迎中央访问团的民族团结盛会,15000余人参加了这一空前的联欢大会。

大会上,访问团聂运华作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讲解,并说明坚决取消一切过去国民党反动派用以压迫兄弟民族的措施,强调今后各民族间应建立起友爱、和睦、互助、团结的亲密关系,永远携手合作。话刚说完,会场里激起了一阵欢呼:“感谢毛主席对我们的关怀!”“我们要永远团结在毛主席的周围!”在热烈的气氛中,大会通过了给毛泽东主席的致敬电,欢迎中央访问团来看望镇康人民。

1月29日,毛泽东署名复电:“云南省人民政府转镇康县各民族人民:你们欢迎中央访问团大会的来电已收到。我深深感谢你们,并祝你们日益团结和进步。”毛泽东心系边疆人民,他的复电把边疆人民的心与党中央紧紧联系在一起。

“为建设我们各兄弟民族友好合作大家庭而奋斗”

1950年7月,云南省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对少数民族工作要坚持“民族和睦,加强民族团结,消除历史造成的民族隔阂,工作稳步前进”的方针。同月,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中共云南省委建立了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党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稳步开展。

1950年11月22日—30日,中共云南省委第一次少数民族工作会议召开,这是云南民族工作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和西南局对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结合云南实际,会议提出云南民族工作必须“宜缓不宜急,讲团结不讲斗争,反‘左’不反‘右’”。会后,各地相继召开少数民族代表会议。

1951年1月15日,昭通区少数民族代表会议召开。会议历时8天,苗、回、彝、仲家(布依族)、民家(白族)等274名民族代表参加会议,西康省(今四川)凉山的5名彝族代表也应邀参会。会议传达了全省少数民族会议精神,研究了当时昭通民族地区的减租退押等重要工作,并就凉山彝族的食盐供应、贸易开展、干部交换等工作进行讨论。会议特别提出在政府机构中成立民族事务委员会,加强对民族工作的管理。这是昭通历史上第一次各族人民坐在一起平等地讨论关系当地国计民生大事的盛会。会议致电毛泽东主席,表达了要团结一致打击侵略,共同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家庭的信心和决心。

1951年2月7日,毛泽东署名给昭通各族人民复电:“云南省人民政府转昭通区各民族人民:昭通区苗、仲家、民家各族二百七十位代表一月二十九日的来电已经收到了,我完全赞成你们同其他民族团结一致,为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阴谋,建设我们各兄弟民族友好合作大家庭而奋斗的决心,并祝你们努力和进步。”毛泽东的复电语重心长又充满深情,其中明确指出了新中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在毛泽东关于民族工作的思想指引下,云南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纽带更加牢固,爱党爱国爱大家庭的情感更加升华,结出了民族团结进步新硕果。

(作者:何燕  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来源:云南日报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 云南网 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