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中国
红色印记 >
宁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民族团结的光辉丰碑
发布时间:2023-12-03 18:22 来源:云南党史网

宁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位于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取得胜利的历史见证。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

1950年初,普洱解放,为实现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巩固边防,8月,根据党中央指示,普洱专区组成43人的民族代表团走出边疆,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盛典。代表团一行在北京中南海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0年12月27日,在“普洱区第一次民族代表会议”上,代表团介绍了国庆观礼盛况和毛泽东接见代表团时的情景,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边疆各族人民的祝福与期望,与会各兄弟民族倍受温暖,群情振奋,有人提议立碑志喜志庆,得到与会者响应。1951年元旦这一天,按照当地民族习俗,隆重举行了剽牛饮血酒发誓结盟仪式,发誓: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随后,48名民族代表分别以傣文、拉祜拼音文、汉字在写誓词的红纸上自愿签名,民族团结誓词碑由此诞生。

70多年前,普洱专区各族群众在宁洱立碑盟誓,用盛大庄重的仪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衷心拥护,表达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大家庭而奋斗的坚强决心。70多年来,云南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谱写了和睦相处、团结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辉篇章。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云南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丰碑。云南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才有前途和希望。新时代,要继承和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光荣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资料: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  云南网 制作及维护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
云南网 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