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特支成立旧址位于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39号。系三间“两耳一照壁”的中式土木结构四合院,坐北朝南。正房三间,面阔10米,进深6.5米,檐下出廊,左右设有阁楼;东西耳房各两间,面阔6米,进深2.5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1926年5月,中共广东区委派遣云南籍中共党员王复生、杨青田回云南,准备建立中共云南地方组织。两人在昆明受到反动政府的严密监视,无法立足和开展工作,又秘密返回到广州。同年8月,中共广东区委再次派滇籍中共党员李鑫到昆明筹建中共云南地方组织,9月,毛泽东主持的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结束,中共党员、云南学员周霄、黄丽生和进步青年罗彩主动要求回云南从事农民运动,得到讲习所的同意。李鑫回到云南后,与共青团云南特别支部取得联系,并发展吴澄、严英武、杨静珊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11月7日,由李鑫主持,周霄、吴澄、杨静珊等人在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55号的周霄家,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会议。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决定,建立了中共云南特别支部,由吴澄担任特支书记。由于周霄家住户过多,不宜经常开会,于是特支的机关从节孝巷55号搬到现节孝巷39号,也就是黄丽生的家里。由于召开第一次党员会议的节孝巷55号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飞机炸毁,所以就将节孝巷39号定为中共云南特支成立旧址。
中共云南特别支部的建立,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把地处边疆、民族众多的云南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革命的火种从此以燎原之势燃遍云岭大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云南各族人民经过24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获得彻底的解放,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迈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播火先驱,精神永存。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成立后,云南各族人民开始了救国救民的新征程,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为云南积淀了丰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孕育了宝贵的红色基因。
资料: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