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拥有丰富宝贵的革命遗址,这些遗址承载着各族儿女的精神归宿和初心起点。今年来,省委党史研究室立足建党百年这个历史契机,坚持把贯彻落实《革命遗址保护工作五年规划》作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筑牢群众性保护意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进普法工作、宣传教育、开发利用、监督管理一体并进,为云南“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
一是筑牢革命遗址保护工作的思想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为了发挥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作用,省委党史研究室坚持高位推动、全盘部署,召开全省党史工作会议,按照革命遗址保护工作5年规划总体安排,明确“省级统筹、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统一思想、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革命遗址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时,改变过去党史部门“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的工作局面,着力打通党史部门与宣传、发改、民政、文旅、教育等有关部门的协作链条,形成各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多措并举推进革命遗址保护工作。坚持宣传教育与保护利用并进,充分发挥各级“四史”宣讲团作用,深入开展全省党史系统“七进”活动,积极服务“万名党员进党校”、“云岭先锋”夜校等省内知名教育平台,通过广泛组织现场教学、缅怀革命英烈、瞻仰革命遗址遗迹等方式,让广大党员、群众逐渐形成尊崇英烈、保护遗址、弘扬革命精神的思想共识和良好氛围。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全省革命遗址保护培训班”、革命遗址保护工作专项调研、召开革命遗址保护工作座谈会等,科学指导帮助基层党史部门熟悉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保护法》《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从法治专业化角度为革命遗址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三是持续发挥革命遗址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的重要作用。坚持把革命遗址保护工作作为服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等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按照规划要求,通过编纂出版《云南省革命遗址通览》《云南省红色旅游指南》等著作,拍摄制作革命历史宣传片,动员各地创作演绎花灯剧、举办线上展览等,不断扩大云南革命遗址遗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建立与省直相关部门、州市党史部门、属地管理部门等的联席机制,不断加大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和相关宣传报道力度,持续擦亮云南红色资源名片,盘活革命遗址资政育人的内生动力,切实让红色血脉在云岭大地赓续传承。
(省委党史研究室 王宇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