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临沧市党史系统以“五个突出”推动党史“七进”宣讲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2-10-28 09:57 来源:云南党史网

为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成果转化,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按照省委党史研究室统一部署要求,临沧党史系统于7月1日启动以“喜迎二十大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主题的党史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七进”宣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党史研究室多措并举、带动示范,各县(区)党史研究室积极作为、上下联动,以“五个突出”推动党史“七进”宣讲走深走实。

一是突出“面对面”宣讲,讲好红色故事。将“面对面”、“订单式”宣讲作为活动重点,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和任务清单,细化工作要求和责任,成立由主要领导任团长的市、县(区)两级宣讲团,集中写稿备课、反复打磨提升,先后制作完成《党的一大到十九大》《祖国边疆党旗红——中国共产党在临沧的奋斗历程》《“三个历史决议”   百年复兴的引领指针》等一批宣讲课件,为集中宣讲做好准备。围绕宣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着重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着力宣传党团结带领临沧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历史经验,市、县(区)两级宣讲团深入各地集中开展宣讲活动。市委党史研究室先后派出宣讲人员到市委组织部、市委巡察办、市人民检察院、市电信公司、市民族中学等10家单位开展宣讲10场次,听众达2026人;与市关工委配合,组织开展了“‘四史’宣讲下基层”第七年的宣讲活动,九月份到永德县13所乡镇中学为师生上“四史”教育课26场次,听众达7176人,实现永德县中小学宣讲全覆盖。各县(区)党史研究室也结合当地红色资源,组织开展宣讲30场,3250余人次。

二是突出“点对点”服务,用好红色资源。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力度,打造、提升临翔区刘御展陈室、云县地下党支部旧址、凤庆县肖朝汉事迹展示基地等一批红色体验场所,现建成可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革命遗址点29个。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在活动策划、史实讲解等方面发挥优势,积极服务各级各部门到革命遗址点开展各类红色主题活动。7月以来,全市党史系统共服务130多批次、7000余人次到革命遗址点开展活动。

三是突出成果转化,编好红色读本。持续开展“党史连环画编绘工程”,以临沧重要党史人物、重大党史事件、革命遗址上的故事等为编创内容,通过党史研究成果的通俗化、形象化、大众化,使党史故事更好地融入社会各群体。2022年编撰出版的《临沧市党史学习教育辅助读本》《百年芳华临沧党史故事选》《临沧脱贫攻坚》《新时代临沧实践》等4本党史读本被市委组织部“点名”参加临沧市党员教育培训本土教材征集活动。

四是突出新媒体运用,做好网络“文章”。充分利用“临沧党史”微信公众号平台,主动抢占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用图文并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临沧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开设“临沧党史”“研究动态”“革命遗址上的故事”“七七事变85周年”等多个专栏,发布各类党史文章、工作信息25期、75篇,网络阅读量达2.5万人次。

五是突出协调配合,搭好“大宣讲”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关工委、延安精神研究会、退役军人事务、教育、妇联等部门的协调配合,逐步在素材征集、党史宣讲等方面形成合力,积极构建党史“大宣讲”工作格局。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关工委联合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青少年主题教育宣讲活动;镇康县与县妇联共同组织“少年儿童心向党 用心用情伴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云县与延安精神研究会等部门组织红色老兵开展“四史”宣讲活动,等等。

当前,正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国全省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历史时刻,临沧党史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向全市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宣传阐释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做好党史“七进”宣讲“后半篇”文章。

                            (临沧市委党史研究室 周智君供稿)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 技术运维: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