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这里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丽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和其它遗址,这些遗址铭刻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丽江各族群众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勇于胜利的精神,是丽江市一笔宝贵的革命和文化遗产。让我们跟随红色地图,一起追寻先辈的足迹,重走革命圣地、重温红色历史,追忆革命先烈,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红色记忆: 丽江革命遗址选介
红二、六军团过丽江指挥部旧址
地址:丽江大研古城新华街黄山上段公房10号
1936年4 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萧克、关向应、王震等率领下长征进入云南,由鹤庆兵分两路进军丽江石鼓。4月24日, 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率军走右路,经西哨、新民、西关、东关、西林瓦、漾西、五台、东元,进入丽江县城。消息传来,国民党官员闻风而逃,部分群众听闻红军是解救劳苦大众的队伍则异常高兴,开明士绅也在不了解红军的情况下,从保境安民的角度考虑,出面倡导欢迎红军。迎接红军的人群兴高采烈地挥动着三角彩旗,在古城四方街集结后,出发到玉龙锁脉等候红军的到来,同时还推举出几百名代表,按照纳西族的风俗习惯,在城南东元桥“接官亭”路边摆香案迎接红军入城,并打着“欢迎义军”的横幅,向红军表示敬意,这是红军长征以来第一次又见军民鱼水交融的场面。
(指挥部纪念馆油画——迎红军)
进入丽江城后,红军开仓放粮、解救穷人,在丽江古城内设立临时指挥部,为“抢渡金沙江天堑”做准备。指挥部位于清末进士和庚吉老宅,贺龙居于老宅书房,于此研究部署北渡金沙江的作战方案。待短暂休整后,红军直抵金沙江边的石鼓,在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帮助下,分别在金沙江沿线的木瓜寨、木取独、格子、士可、巨甸5个渡口,历时4天3夜,仅以7只木船、十几只木筏、28个船工,成功将1.8万多人马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北上抗日的重大军事战略转移,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88年11月,红二、六军团过丽江指挥部旧址被丽江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
2014年7月,被古城区委、区人民政府列为革命遗址。
2021年2月,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资料:中共丽江市委党史和方志办
编辑:和洁蕾 李志平
审稿:李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