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红军长征过云南会泽巧渡金沙江
发布时间:2022-07-08 11:56 来源:人民网

1935年5月5日,天刚破晓,罗炳辉、何长工就率领红九军团大部队出发,从刺坪子涉水过小江,经新店房、秦家梁子、拖布卡,沿着险峻的树桔坡蜿蜒而行。长长的队伍犹如蛟龙奔江。

崇山峻岭的金沙江两岸。尹永权摄

2021年4月28日,记者沿着红军足迹,来到金沙江边的树桔渡口,采访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动人故事。

据会泽籍老红军王定国回忆:当年红军过小江时,水流很急。他年纪小,一时支持不住,被急流冲倒,漂了几十米,有八九个同志奋不顾身跳下激流,把他从大浪中打捞起来,背了放在岸上,其他同志忙着给他换下湿衣服,把自己身上的干衣服脱下来穿在他身上。他苏醒过来,看到这样的场景,感动得流了泪。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不管今后有千难万苦,都要永远和同志们在一起,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5月4日下午,红九军团参谋长郭天民率领侦察连到达金沙江边时,敌人早有防备,要求沿江各地将船只全部销毁沉没。但金沙江对岸的汪家坪盐井场务所缉私队心存侥幸,认为红军不一定真从此处渡江,若要将140余艘船全部销毁,损失太大,只是将树桔、盐井一带零散盐船沉于金沙江中,做做样子。

敌人的这一失误,为红九军团渡江留下了机会。更巧的是,树桔村孙老五(孙有良)家的一只破船,由于过分破损,划不到对面的封船处,缉私队于是派人搬石头把船沉到了江底。

树桔红军渡纪念碑。尹永权摄

当红军到达树桔渡江边寻找船只时,得到船工饶顺标的帮助,找到了孙有良家的那只破船。沉船被打捞起来后,在船工张朝兴、王再亮的帮助下进行修补,至夜幕降临时,船终于修好。晚饭后,船工饶顺清和红军战士在月色掩护下,小心地将船划到了对岸。

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尹永权摄

红军战士过江后,连夜摸到汪家坪盐井场务所,突然袭击,缴了缉私队的枪械,打开盐仓把盐巴分给群众和船工,群众感激不已,就把沉在崩子崖下面的40余只船打捞起来,划到树桔渡口帮助红军渡江。

红军渡江用的船只。尹永权摄

5月5日下午,红军大部队陆续到达树桔渡口,借用老船工饶顺标家成立渡江指挥所,指挥部队连夜陆续渡江。

东川区拖布卡镇。尹永权摄

5月6日上午,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渡江后,付了船工工钱,又花高价把船只买下毁坏沉江,断了追兵后路。红军在盐井住了一个晚上,就沿着山路,向四川会理进发。

记者采访饶顺清的孙子饶仁发。尹永权摄

采访中,饶顺清的孙子饶仁发说:“听我爷爷说,红军过江后3天,国民党湘军李抱冰部队才追到江边,只能瞪着眼望着金沙江发火。”红军编了话剧《一只破草鞋》,讽刺追兵的无能,追到江边,只捡到红军丢下的一只破草鞋。

记者采访詹应璋。尹永权摄

“红九军团选择了拖布卡镇树桔渡这个地方渡江,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这个渡口,还把税卡管理的五万多斤食盐分给了当地群众。”东川区史志办原主任詹应璋介绍,“1935年5月5日,红九军团大部队赶到树桔渡,下午就组织全部人马按顺序过江。6日上午,全部人马就顺顺利利地过江了。”

红军西出小江向拖布卡前进。无人机拍摄

“长征就是宣言书,长征就是宣传队,长征就是播种机,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宣传工作者来说,如何把长征精神传播好、发扬好,我们的想法是重走长征路,把长征当中的一些故事宣传给大家,启发年轻人学习长征精神,好好工作。”东川区新闻办主任李泽说。

蜿蜒曲折的金沙江。无人机拍摄

作者:尹永权 夏粉娥 杨梅 郭开学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江昱霏 欧阳晓君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 云南网 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