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大党史工作宣传力度,畅通信息渠道,促进工作交流,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云南党史工作的最新动态,使之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确保此项工作在全国党史系统进位争先,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多措并举,狠抓信息工作,着力提升质量,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及时发声,讲好云南故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制度保障。省委党史研究室高度重视信息宣传报道工作,将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业务工作,认真对待。加强组织领导,构建主要领导统揽、分管领导主抓、各处室信息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体干职职工共同参与的信息工作机制。以信息采编、审核、报送工作为主体,强化领导,选准配强信息工作人员,确保信息工作有人管、专人抓,及时报、报得准。建立健全灵敏高效的信息工作渠道,严格执行宣传纪律,坚持正面宣传、“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的原则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实行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信息工作管理台帐,做到责任到人,备案可查。明确报送要求,确保内容真实,数据准确,文字精炼,突出特点,注重时效,及时报送。与此同时,将信息宣传纳入日常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室务会将宣传报道工作作为各处室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平时管理考核之中,与日常工作一起部署安排、一起督促检查、一起考核奖惩。做到在开展党史研究、理论学习、党建工作、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脱贫攻坚、实地调研及安排重要会议、活动时,同步部署安排信息宣传工作,明确信息宣传的重点和要求,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为做好信息宣传工作提供坚强有力保障。注重把业务工作与宣传工作同步推进,全体干部一手抓业务,一手抓信息,形成“人人写信息、个个搞宣传”的良好氛围。
突出特色亮点,加大宣传力度。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重点大项工作,及时捕捉上级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重要政策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立足年度工作任务,把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精神和相关要求、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业务工作动态亮点、经验做法等作为宣传报道的着力点,主动策划、精心选题,突出主题、把牢方向,努力做到在信息宣传上多创精品、多推亮点、多出成果、多造声势,树立和展示云南党史工作新气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宣传推广工作,依托“云南党史网”、 云南党史微信公众号、“云南党史网宣微信群”等平台以及其它官方网站,广泛宣传工作做法、先进经验等,充分发挥党史信息的服务、引导、宣传作用,不断扩大云南党史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加强与上级党史部门的沟通,确保工作安排部署同频共振。切实树立“精品”意识和时间观念,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针对性和典型性。经常关注党史工作动态,结合本室实际情况,归纳深挖出有价值、有深度、有创意、社会关注度高的高质量信息。及时宣传、推广基层党史部门的经验做法,使之成为领导掌握情况、科学决策的依据,成为展示党史工作成效、相互交流借鉴的窗口。通过创新思路,有效拓宽渠道,全面提高宣传报道工作总体水平,挖掘深度,凸显效果,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
拓宽宣传渠道,展示工作成果。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地媒体,做好同级信息交流。平时广泛向《云南日报》《云南网》《社会主义论坛》《云岭先锋》《云南通讯》《云南政协报》《云南中共党史研究》等供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在拓展信息的宽度、挖掘信息的深度上下功夫。及时发现、挖掘、采编具有云南党史工作特色和闪光点的信息及基层党史部门的鲜活经验,积极向《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央党史文献网等中央媒体投稿,争取使信息面向更多高层次的受众。室领导率先垂范,主动带头,积极撰稿投稿。其中,苏红军主任撰写的《碧血映英魂 浩气荡乾坤——深切缅怀革命烈士赵醒吾同志》,杨林兴副主任撰写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纪念云南解放70周年》等多篇文章,在《云南日报》发表后,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学习强国”APP平台转载,反响热烈,效果显著。截止上半年,全室发布信息300余条,先后有11篇稿件被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采用,填补了以往多年的空白。其中,《关于组织开展“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工作情况》《让三迤大地的红色教育火起来——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依托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宣讲活动》两篇文章,受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在全文上网的基础上,又于近期先后在《党史和文献工作简讯》“经验交流”专栏刊出,面向全国党史同仁进行推广介绍。经过不懈努力,发稿量和采用率在全国党史系统中有序推进,稳步向前,较好地在中央层面暨全国范围内宣传了云南党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 寸新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