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中,原名奚李元,1902年生,云南大理人,白族。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等职,参加北伐战争,屡建战功。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中共中央派遣到苏联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回国,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毛泽东曾称赞说:“保中同志在东北十四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解放战争时期,周保中历任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周保中故居位于大理市湾桥镇上湾桥村,1954年失火被毁。1994年,大理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重建周保中故居,1998年11月建成并对外开放。2002年,为纪念周保中将军诞辰100周年,大理市委、市政府又对周保中故居周围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和环境绿化、陈列室扩展等工作,并请中央书记处原书记、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宋任穷为周保中塑像题名。2012年,为纪念周保中将军诞辰110周年,大理市委、市政府再次对周保中故居进行提升改造,周保中故居正式更名为周保中将军纪念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已成为省、州、市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创建红色旅游示范景点景区、大理白族自治州红色传承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点、大理市勤政廉政教育基地。每年在纪念馆开展的现场教学活动有300多场,受教育的党员干部群众达3万多人次,累计接待70余万人参观学习。
近年来,大理市委、市政府把周保中将军纪念馆的保护利用和红色文化传承,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勤政廉政教育、“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之中,与洱海保护、脱贫攻坚、争创文明城市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强化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以及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抓设施提升。按照“景点群体化、功能多样化、环境园林化、陈列艺术化”的目标,通过不断完善和提升纪念馆的硬件设施,突出主题,再现周保中将军革命生涯,有效发挥其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使广大干部群众和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获得思想启迪,培育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在各级各类学习教育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抓文物征集。派出工作组到东北三省、北京、昆明等周保中将军曾战斗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通过走访党史部门、革命纪念馆、档案馆、将军亲属、战友、专家学者等方式,征集革命文物,搜集历史资料,不断充实展品,丰富教育素材,力求真实、全面、生动反映周保中将军光辉的革命生涯。
抓宣教创新。精心组织布展,打造陈列精品,形成展览亮点,增强展览在视觉上的吸引力。认真提炼完善解说词,不断加强讲解员的培训,增强解说在听觉上的感染力,让观众身临其境地领会革命前辈的坚定信念、奋斗精神、公仆情怀和求实作风,从而达到触动思想,引发共鸣的效果。
抓社会活动。采取院校挂联研究、党政部门参与等方式,建成了一支由40多名专家学者、党史爱好者组成的研究队伍,通过举办研讨会、演讲会、报告会和撰写纪念文章等方式,深入挖掘革命传统精神,编辑出版了《民族英雄周保中》《周保中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周保中精神研究》等一批专著,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对周保中将军的研究,强化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内容,丰富了纪念馆的教育资源。
如今,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已成为大理市知名的红色文化品牌和红色旅游景点,它所承载的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丰富内涵,为大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洱海保护,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作者:张威鹏,中共大理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