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中国
党史人物 >
《在太行山上》词作者是云南人桂涛声
发布时间:2016-08-09 09:29 来源:云南日报

     范利军

  《在太行山上》这样一首激励全民族抗战的并被八路军朱德总司令称为八路军军魂的歌。它的词作者就是云南曲靖人、著名抗战词作家桂涛声。

  桂涛声(1901-1982年)原名桂翘然,字仰之,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菱角乡卡郎村人,回族,曲靖早期共产党员,除著名歌曲《在太行山上》外,他创作的《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送棉衣》、《点兵曲》等抗战歌曲传唱于前线和后方,鼓励了抗日将士杀敌保国的决心和勇气,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其中《在太行山上》、《歌八百壮士》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著作奖。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兼任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生于20世纪初的桂涛声,少年失怙,同母亲生活在乌蒙山腹地的卡郎村读私塾。1919年18岁的桂涛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曲靖一中的前身)。在校期间,桂涛声和一批追求进步的同学经常在一起研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共产主义ABC》、《社会主义浅论》等马克思著作和进步书籍。1933年4月,他由香港转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在李公朴先生创办的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当编辑,不久被捕。不论是上海提篮桥监狱还是苏州反省院,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桂涛声坚贞不屈,始终没有说过一句变节的话。后来在张冲先生的帮助下于1937年2月获释。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爱国知识分子纷纷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出狱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桂涛声,同周魏峙、柳堤等人在著名爱国人士李公朴先生带领下,奔赴山西进行抗日宣传。桂涛声在太行山耳闻目睹了八路军将士在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领导下的敌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南京沦陷后,此时平型关战役取得胜利。汉口文化界发动为八路军募捐棉衣。看到淄素大众、男女老幼踊跃捐资的感人情景,桂涛声伏案疾书,一首民歌形式的歌词《送棉衣》写出来并由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谱曲,很快就在武汉街头巷尾传唱: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我们在后方,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恢复失地保家乡……

  上海淞沪会战3个月后,日军占领江湾、闸北、闵门等地,中国守军腹背受敌,为掩护主力撤退,军委会决定主力撤至苏州河以南,命88师262旅52团1营死守闸北,副团长谢晋元率领432名官兵,从10月27日凌晨到31日凌晨,坚守四昼夜,打退日军无数疯狂进攻,击毙日军200余人。谢晋元和他的战士被誉为“八百壮士”。 “八百壮士”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事迹感染桂涛声像火一样燃烧的心,他当即写下了《歌八百壮士》。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武汉《大公报》发表社论,认为中国不会亡,提得好!祖国正处在危急存亡之时,这口号甚得人心,唱出了四万万同胞的心声。这首歌由著名作曲家夏之秋作曲,在武汉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并发表在《战歌》杂志上,随着纪录片《八百壮士》的放映,作为主题曲的《歌八百壮士》在全国广泛传唱。

  1938年7月,桂涛声再次来到山西太行山,此时的敌后战场已成为八路军打击日寇的主战场,继平型关大捷后,夜袭阳明堡机场,雁门关伏击战、七亘村两捷等等,一次又一次打击了日寇。抗战斗争如火如荼,太行山军民浴血奋战深深打动深入前方的桂涛声。面对巍巍太行山、滚滚黄河水,桂涛声要为敌后战场的军民谱写一首赞歌。它既能体现全民族抗战朝气蓬勃的战斗性,又有抗战军民豪迈大气的浪漫情怀,那一幕幕血与火的情景、那一幅幅生死离别的画面。化作长歌,在他的笔下流出: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这首题为《在太行山上》的歌词,回汉口后交给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曲家被歌词恢弘的气魄,准确表达敌后抗日军民的爱国心声、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所感动,连夜谱曲,并在武汉抗战大会上演唱,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的决心和勇气。

  远在太行山的朱德总司令听到这首歌曲后极为赞赏,他要求八路军总部机关全体人员都要会唱、唱好,朱老总还亲自把歌词抄录下来随身携带传唱。《在太行山上》的歌声风靡太行山区,游击队以它为队歌、八路军以它为军歌,妇孺老幼都会唱,到处都能听到“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叫他在哪里灭亡”的吼声。歌声唱遍了华北、唱响了全中国,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抗日的决心和勇气。

  《在太行山上》后来成为电影《太行风云》主题歌。2005年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央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视连续剧《八路军》又将这首歌选为主题歌。当剧组在太行山区拍摄时,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偏僻的小山村,男女老少都能哼唱那熟悉的歌词和旋律。那曲调已经融入民族的血脉。

                                                             原载 2015年9月20日《云南日报》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  云南网 制作及维护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
云南网 制作及维护